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研究性学习 >>文化主题 >> 蒙古的敖包祭祀文化
详细内容

蒙古的敖包祭祀文化

指导老师:付祝师

小组长:邢雅潇

小组成员:崔喻淇 赵辰熙  宋彦臻 杨政芳   何婧菲  韩奕璇  苏芷萱  王梓涵   陈思语  贾娅楠 

1660198379758601.png

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中的大事。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,祭祀活动包括祭敖包、祭天、祭祖、祭火、祭祀成吉思汗等。其中敖包祭祀由来已久,在不断演化中形成一种重要文化符号。

祭敖包:敖包,又称“鄂博”、“脑包”、“堆子”、“石堆”、“鼓包”。指的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,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,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,它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物体。

祭敖包起初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,敖包的建立和祭祀,在当时比较简单。由萨满宣布,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,作为自己的所在地。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,举行若干圣化仪式,就算建成了敖包。这是一种土殿堂,每年一定时期,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,祈祷牲畜发展,人丁兴旺。礼毕,人们围坐在一起,喝马奶酒、吃羊肉、奶食等,并举行赛马、射箭、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。

1660198438583729.jpg

现代祭敖包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水草旺盛的六七月份,也有的选在春秋吉日。祭祀之前,先要对敖包进行维修和装饰,在敖包上插上白布旗帜,上书经文,然后在正南方向放一木桌,将烹熟的牛羊肉或鲜果品供于其上。当民众聚齐之后,大小喇嘛开始诵经并以鼓乐相伴。大约经过二三小时,众人自东向西绕敖包而行。当绕敖包三周之后,大喇嘛将水果等供品向四下里抛去,众人争抢食之,以求“消灾获福”。之后,便举行盛大的摔跤、赛马、射箭等“男儿三艺”活动,获胜者受到奖励。赛事终了时,把祭祀用的牛羊肉切成小块,煮大锅肉粥给众人吃,无论参加祭祀的人和过路的人皆可食用。

敖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,形成一种文化现象,作为游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敖包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,同时也在不断与现代社会适应。


快捷服务
综评服务
关于我们

网站备案编号:京ICP备2022014600号

学术指导: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综评科技

seo seo